作者的動機
放棄別人眼中的成功,因為這不等於快樂。作者在二十三歲時獲得斯德哥爾摩商學院學位,他選擇經濟學的原因不在於興趣,只是單純跟隨爸爸的步伐,他的興趣缺缺的情度甚至於在工作面試時一眼就被面試管看出了,但他最後有拿到工作就是了。在二十六歲時,他即將成為公司最年輕的財務長,在別人眼中他絕對是成功人士,但他卻感到不快樂,他找不到工作的意義,財務長的職責在於為股東賺錢,但這些股東又是誰,為什麼他要在意?
對於扮成經濟學家,朝九晚五地上班,他感到厭惡,他希望獲得心靈的平靜,於是他第一次嘗試了冥想,對於有冥想經驗的人都知道專注在呼感不是一件易事,但有一個清晰的聲音在他心中響起:
是該往前走的時候了。
就這樣,他放棄了平步青雲的機會。
作者的一生可謂多姿多彩,由待任CFO突然轉變成僧人,而且是可謂最辛苦的森林派僧人,在讀本書時,我不斷問自己我有能力放下一切出家成為僧人,或是追尋最自由的生活方式嗎?在那一刻我才發現,自喻物慾不高的我也還有很多東西放不下,雖然我不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,但也不能相像降低,還有家人是肯放不下的,思考到這裏,我對作者的敬佩又更深了。
還俗之後
跟成為僧人一樣,作者的內心突然有一天出現了一個聲音,是時候回家了。於是他便還俗了,但一個當了二十年僧人的人要返回社會,可想言之是那麼困難的事情,完完全全地跟社會脫節,而且沒有任何生存技能,所以他患上了重度抑鬱。
雖然最後他找到了自己的度路並走了出來,但卻令我十分震撼,因為這說明人生就是痛苦的,困難永遠都會不斷地出現,就算是一個有二十年道行的僧人也還是會患上心理病,這不是說佛陀的教導及冥想沒有用,反之,這體現出祂的教導才是真理。
痛苦及困難是會不斷出現的,這是人生的本質,但作者靠著二十年學到的,觀察自己想法的,與自己成為好朋友,他走了出來。放下有毒的念頭,什至是「好」的念頭,不執着任何事情,我們才有可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。
面對死亡
在人生的最後階段,作者面對了兩個重大的課題 — 爸爸的離世及自己的人生的結束。
爸爸由於想有尊嚴地走完人生,所以選擇在病情嚴重惡化之前進行安樂死。確切知道自己最親的人在那一天離世確實是很奇怪的感覺,這就像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我們能有心理準備,但面對死亡任何的準備都是微不足道的,不論能否事前得知,在發生的那一刻,傷痛肯定是存在的。
作者在寫本書的時候,已經是漸凍人十分嚴重的時候,他的生活在倒數。在最後的幾個章節,他提到的課題是寬恕及活在當下。死亡提醒著我們生命是有限的,因為是有限的所以才有意義,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在大家的身邊,所以對待其他靈魂的方式就只有一種:溫柔呵護,好好對待身邊的人,因為我們不知道離開的時刻什麼時候到來。有人需要你的道歉、感謝、關心就不要等待。
活在當下及與生命共舞。作者的人生都沒有太多的規劃,在僧人時代,我們亦看到他的其中一個修練目標是當放心中執念及"應該”,讓生命Do its own work,就好比他多次在施砵時,最後都會得到圓滿解決一樣。好好活在當下,感受生命,這樣可謂不枉此生。
結語 - 佛陀的三個禮物
- 無常
- 我不等於我的念頭
- 轉變喋喋不休、惡毒、批判的念頭 ,聆聽自己內在智慧,與自己成為朋輩
佛陀的三個禮物灌穿了本書的故事及主旨,在我閱讀本書的時候,我對佛教的核心概念無我及無常難以理解,本書從一個僧人的解度出生,展現了如何在生活中展現這兩個概念,消取了佛教比較抽象的一面,使其比較貼地。